新闻中心
湖南江永:硬措施“长牙齿” 让良田变粮田
央广网永州3月26日消息(记者黄珂岚 通讯员周文 蒋文志)“今年全县种植粮食作物预计要超过38.08万亩,计划完成耕地恢复属性任务2000多亩。目前,新增耕地1000余亩。”3月25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曹国军在该县2024年粮食生产工作会上说。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时下,在江永县潇浦镇井玉村的100亩垦造、水田项目点,犁田机在稻田间来回穿梭,翻耕的稻田舒展新气象。
“去年,这里放眼望去全是一块块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旱地。”井玉村党支部书记陈谟禄说,自从这里被确定为垦造水田项目后,政府平整了土地,新修了田间路和灌溉、排水农渠等设施,如今群众生产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
近年来,江永县在全面实施田长制上进行多举措改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强耕地撂荒治理,致力让良田变粮田,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着力构建集约高效、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为扎实推进田长制改革,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江永县出台了《江永县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田长的江永县田长制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县委政府领导带头巡田常态化,并建立了“田长制+纪委问责”的督查考核机制。在落实田长制任务过程中,县田长办与县纪委定期联合开展专项巡察问责工作,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督办、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一年一考核”“五个一”考核机制,察觉缺陷督促及时整改,做到了立行立改。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分类施策,扎实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结合三湘护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粮化”“非农化”整治行动,各乡镇、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0余次,出动700余人次,整治清理果树苗木、违反相关章程的建筑800余亩,整改非粮化图斑32个、非农化图斑21个,整改销号率100%。
另外,组织专业方面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为群众讲解《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广泛宣传土地保护法律和法规和国家耕地保护政策要求,广泛开展耕地保护系列宣传活动。
县委、县政府还发动各乡镇充分的利用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报“非农化”“非粮化”、农村建房“八不准”等耕地保护法规政策,2023年以来,发放“田长制”宣传册3万多份,有效增强了干部群众耕地保护意识。
在政策鼓励和推动下,全县各乡镇积极组织并且开展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按照“谁种补谁、多种多补、不种不补”的原则,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撂荒地复耕情况挂钩,对积极整治和复耕撂荒地的专业合作社、群众等经营主体,在生产物资、农机具购置等方面给予优惠补助,对锁门户、无能力复耕撂荒地的群众,由村组集体和专业合作社帮助复耕复种,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水平。目前,江永县实有耕地总面积超过34.66万亩。
要让耕地保护红线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县里推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全县34.66万亩耕地划片管理,按行政单位结合实地情况划分为130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县乡村三级田长,公示网格公示牌公示田长职责、工作任务、工作办法等内容,始终做到监管全覆盖。
坚持巩固好耕地保护成果,积极开展“果树上山上坡”行动,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不违规占用耕地造林、种草,科学编制空间规划,落实耕地、林地边界,严格保护耕地。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积极开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土地轮作休耕等,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全方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永久基本农田国家下发划定不实面积总共11628.49亩,动态监测9825.31亩,健全了消除耕地撂荒的长效机制。
2023年,江永县在全省率先开展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设立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专项资金500万元,剥离后的土壤大多数都用在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提升和低产田土壤改良。实施表土剥离项目3个,面积260亩,剥离并使用优质表土4万立方米,培育优质稻田200余亩,典型经验在全省推介。
“我们将进一步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生产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江永县委常委、副县长彭浩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