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根泥客

生物肥中它最牛“复合微生物肥料”好多人还不知道

  复合微生物肥料把无机营养元素、有机质、微生物菌有机结合于一体,体现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的综合效果,是化解土壤板结现象,修复和调理土壤,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减少江河污染,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强农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农作物果实品质和产量的首选肥料。

  多年来,在农作物栽培中,化学肥料的用量在持续不断的增加,有机肥料的用量慢慢的变少,而农作物对化学肥料的利用率仅仅在30%左右,约70%的化学肥料沉积固定在土壤中或随雨水流失于江河中而不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这造成了土壤板结,环境污染,江河和地下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变小,数量减少,农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能力减弱,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产量降低。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农作物上推广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化学肥料的有效利用率,肥料利用率能大大的提升10%-30%,应用试验表明: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产的复合微生物肥料连续使用两年以上,土壤中有益放线倍,进而达到活化、蔬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有益微生物菌的大量繁殖,可以把多年沉积固定在土壤中的化学肥料活化后再一次供农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土壤中侧孢芽孢杆菌数量的增加,对土传真菌性病害以及根结线虫能进行相对有效生物防治,其防治率可高达70-80%,与化学农药防效相当。由此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以及抗重茬的能力。

  近几年来,生物有机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日趋广泛,特别是复合微生物肥料迅速崛起,这将使我国肥料行业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表明,在化学肥料利用率的提高,疏松土壤,减少江河污染,培肥地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等方面都很有好的效果。

  长期以来,有一些从事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的企业或技术人员总要站在自己的行业对三者作比较,谁比谁好,其实,在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之间没有可比性,根本就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们餐桌上的鱼肉、蔬菜、水果之间的相辅相存,互相补充的关系,复合微生物肥料充分地把三者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1+1+1>3的作用。

  全营养型:不仅给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NPK和中微量元素外,还能为作物提供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活性菌。

  肥效具有缓释的功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部分无机营养元素溶解后被有机质吸附络合在一起,形成有机态NPK,进入土壤不易被流失和固定,化学肥料利用率可提高10-30%,肥效可持续3-4个月。

  疏松土壤,溶磷解钾,培肥地力:肥料进入土壤后,微生物在有机质、无机营养元素、水分、温度的协助下大量繁殖,减少了有害微生物群体的生存空间,从而增加了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的数量,微生物菌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可以把多年沉积在土壤中的磷钾元素部分溶解释放开来供作物再次吸收利用,经常使用后土壤将会慢慢的变疏松和肥沃。

  微生物菌在肥料中处于休眠状态,进入土壤萌发繁殖后,分泌大量的几丁质酶、胞外酶和抗生素等物质,可以有效裂解有害真菌的孢子壁,线虫卵壁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有效地控制土传性病虫害的发生,起到防病防虫和抗重茬的功效。

  微生物菌在土壤中繁殖后,产生大量的植物激素和有机酸,刺激根系生长发育,增强农作物的光合强度,作物生长根深叶茂,可有效提升作物果实的糖度,降低作物产品中硝酸盐及其它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含量,提高品质,农作物可增产10-30%。

  加速土壤中有机质的降解,不仅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更多有机营养的东西,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同时还能够大大减少土壤中一些病源菌的生存空间。

  据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促进处处长周泽宇预测,未来5—10年,生物肥料需求将达4500万吨,特别是如果复合微生物肥料一旦快速推开,市场规模将很大。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黄为一认为,有机肥、生物肥和无机肥三者结合具有非常明显的协同互补效应。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周法永将复合微生物肥料界定为第三代生物肥,具有营养、调理和植保“三效合一”的综合功能。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李俊介绍,复合微生物肥料由功能菌、有机质和氮磷钾组成,达到“化肥速效、有机肥长效、微生物肥料促效与转化”的综合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李俊解释,实践证明,单纯的推广有机肥和微生物肥难度很大,而复合微生物肥把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结合得最好,既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顺应了农民用肥习惯,在价格上也能为企业和市场所接受,同时还保障了政府追求的生态保护目标。

  据了解,目前生物肥行业在册企业共有950家,年产量大约1000万吨,截至今年9月份产品登记总数为2299个,生物肥应用面积超过2亿亩,慢慢的变成了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中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