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根泥客

肥料刚吃饱 用药不过量

  农业面源污染,过度使用的农药化肥也是一大来源。“等到已形成污染,治理起来并不是特别容易,所以我们也在想办法严控肥药对水土的污染。”省农业厅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天,全省已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使用商品有机肥、建立病虫害统防统治,甚至试点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处理机制,减少肥药的不合理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本报讯 “按卡施肥,水稻既不会吃不饱,也不会吃不了,产量就上去了。”日前,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村种粮大户詹正锋,拿到了他承包的水稻田的测土配方施肥意见卡。卡片上除了各片稻田的氮磷钾含量,还针对性地给出了施肥品种和时间的建议。

  农业面源污染,过度使用的农药化肥也是一大来源。“等到已形成污染,治理起来并不是特别容易,所以我们也在想办法严控肥药对水土的污染。”省农业厅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天,全省已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使用商品有机肥、建立病虫害统防统治,甚至试点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处理机制,减少肥药的不合理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其实,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很明显。”省农业厅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海盐农经部门就在当地的省级粮食功能区选取了一块试验田,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让种植水稻增产。

  参加试验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吴良欢说:“每块地里的水稻对养分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先测土,根据土壤里面氮磷钾养分的情况,设计出一个专门的配方,然后按照这一个配方生产出复合肥,再进行施肥。”

  在施加配方肥的稻田里,农技人员共施肥5次,和附近农户的施肥次数一样,但是亩均肥料用量减少。根据当年肥料价格计算,配方肥比普通复合肥每亩投入节约18元。而测产结果为,示范方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47.2公斤,增产5.8%,每亩增收141.7元,节约氮肥28.2%、磷肥42.4%,增施钾肥13.3%。

  “施用测土配方肥的主要效果体现在穗数稍微多一点,比用其他配方肥多了一到两个穗,然后每穗的种粒数也多了几粒。”海宁县农经局土肥植保站站长陆国军介绍,“今年,我们将继续对这个配方肥进行改进和推广。”

  不仅粮食作物,其他经济作物的测土配方今年也在陆续推开。据省农业厅数据,截至今年5月,全省已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286.4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27.6万吨,不合理施用化肥数量也因此减少7951吨。

  不久前,余杭区农业部门测试计算了今年早竹笋测土配方专用肥的推广情况:在投向笋用竹林的肥料中,减少五氧化二磷800吨、氧化钾600吨以上。

  当地农业部门介绍,以前由于笋农按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施肥,造成了笋用林土壤酸化、肥力流失、竹林衰退、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等问题日渐突出,也迫使笋农不得不加大肥料、农药的投入,损害竹林的生态环境、水源环境。

  事实上,竹林生长对“三元素”养分的需求并不平均。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不仅找到了笋用林高产的秘密,无疑对当地水源涵养区的土壤和水质保护、水生态维护都起到重要作用。

  “以前,农民给土地施肥,施的都是化学肥料。见效快,效果明显。”农业厅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不过化肥使用过多之后,土壤出现板结,土质下降,农作物的品质也跟着降低,“所以,现在又开始鼓励大家正确施用有机肥了。”

  有机肥的效果如何,嘉善姚庄镇北鹤村党支部书记金金弟很有发言权。他在北鹤村流转了180亩土地,种植甜瓜、番茄、西葫芦等蔬果。去年起,他用起了有机肥。“有机肥见效是慢,但肥效长,同样的种子种下去,产量提高了,口感变好了。”

  “有机肥是一种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又叫农家肥。比起化学肥料,它富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氮、磷、钙、镁、钾等营养元素和有机质,改土培肥效果好。”嘉善天创沃元肥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珺解释。

  在黄岩东城街道上后村,这里的村民种地少用甚至不用化肥,农家肥施种成为当地村民的首选,“种出的瓜果蔬菜绿色、无污染,深受市场的青睐。”

  在村民杨根秋家的菜地里,几亩番茄长势喜人。杨根秋告诉我们,施用有机肥的好处很多,一是农作物更绿色环保,营养价值高,还有就是能更好地养护土壤,提高田地的使用率。“就算一年种两季、三季都没关系,要是不用有机肥,番茄的品质就差了很多。”杨根秋说。

  一亩地用有机肥比化肥略贵,但作物产量提高了,自己的收入也增加了,用有机肥更合算。张珺和记者算起有机肥和化肥的“经济账”,“但算上化肥带来的污染、土壤肥力下降的一系列后果,这本环境账更是可怕。”

  杨根秋和记者说,他们施用的有机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附近的各种家禽场、家畜场,还有一个就是金针菇种植后丢弃的菌渣。以前这些有机肥被随意倾倒 ,对周围环境能够造成很大污染,如今村民大量施用有机肥后,就把这些污染源给作为资源利用起来了。

  “化肥问题解决了,农药问题又该怎么样才能解决。”农业厅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这也是眼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广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宁波江北区白米湾村的稻田里,一支身着雨披式防护服、头戴面罩的专业“除虫小分队”正带着高压喷雾器在与虫害“作战”,而大户们则当起了“甩手掌柜”。“以前除虫,人工费用贵不说,由于不专业,防治的效果还不一定好。”种粮大户曹建君说,现在,专业防治队伍会提醒他们,而且农药、设备统统都管。

  这种专业化统防统治,被专家称之为“绿色植保”。目前 ,我省已经有46.4万亩农田正在实行农药统购、统供、统配、统施。据调查,统防统治区域内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两成以上,防治效果可提高7%至9%,而且农田有益生物数量有所增加,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另外,统防统治也解决了以往农药瓶袋等废弃包装物乱扔的现象。”农业厅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由于缺乏有效的回收处理渠道,每年都有数百万只装过毒农药的废瓶长期无“家”可归。这些被到处乱丢在田边、池塘边的农药包装,成了“看着操心、堆着揪心、乱扔又不忍心”的心头大病。

  今年,我省在余杭、衢江、海宁等21个县市区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农户可拿着农药包装在相应的农药店换取补贴。“回收制度实施以来,全区累计回收各类农药瓶(袋)2657.16万件,销毁废弃农药包装物533.1吨,回收率达到80%以上。”余杭区农(渔)业行政执法大队的相关负责人说。

  现有农药管住之后,更先进的“无药”农业也陆续出现。衢江区高家镇段家村的田畈上,衢江惠农粮油专业合作社的500多亩粮食生产基地中,除装有一盏盏诱虫灯外,还设有一个个乳白色的壶,田埂上则种有一种特殊的草,格外引人注目。

  “这种草叫‘香根草’,专门用来诱集害虫的,害虫吃了会停止发育,直至死亡。而这种壶是用来装性诱剂,用来捕杀水稻害虫的。”衢州市植保站站长徐南昌说,这里病虫害防治是通过生态调控,用性诱剂、杀虫灯等手段诱杀,并在田埂上留花种草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