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地评线】河声:唱响科技协奏曲 唤醒“沉睡”盐碱地
近日,一条沧州90后妇代会代表张宸“带着馒头来参会”的新闻让沧州面花馒头在全国出了圈,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张宸带的面花馒头制作原料竟是一种长在沧州盐碱地上的旱碱麦。沧州地处渤海之滨,到了春季土壤容易返盐,很多土地都被撂荒,“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更是道尽了盐碱地上农民生活的酸楚。而如今“盐碱地不出粮”的传统正在被打破,昔日荒碱滩、今朝“米粮川”的变化在多地上演。
如此“变身”的背后,离不开盐碱地改良技术的不断突破。近年来,我国主要是通过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等改造盐碱地,并在各盐碱区形成了众多带有区域特点的核心关键技术。经过持续治理改造,我国盐碱地呈现面积总量减少、重度盐碱地面积占比逐年降低的趋势。以种业为例,通过“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完善耐盐碱作物鉴定基地布局,推动建立健全鉴定评价标准和方法,推进资源精准鉴定和基因挖掘,目前我国已在水稻、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和耐盐碱品种上均取得了积极进展。此外,随着实践探索和治理理念的逐渐完备,盐碱地治理更趋向系统性,通过将工程措施、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有机结合,科学精准,兼顾改良与利用效果的同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
当前盐碱地改良可谓成果初显,但仍需多措并举、久久为功,续写有效治理新奇迹。尽管现有盐碱地改良技术已有长足发展,但盐碱地改良仍受到“投入高、周期长、效益低”等因素的限制,群众投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依靠财政资金来投资,改良资金不足问题仍然突出。此外盐碱地采取洗盐排盐、土壤改良培肥等措施后,若不持续开展治理和压盐,也容易再次返盐返碱,进而收效甚微、前功尽弃。对此,有关部门应当强化顶层设计,针对性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将盐碱耕地治理改造作为盐碱地综合利用重点工作,确保盐碱地改良和技术迭代有稳定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同时,针对我国各地分布的盐碱地种类和特征不完全一样的特点,还应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支撑,持续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做实做细盐碱地治理基础研究,重点攻坚关键技术瓶颈,创新技术产品装备,努力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改良创新模式。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解决好14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作为我国后备耕地战略资源,盐碱地这一“净土”的利用价值在逐渐显现,唤醒这一“沉睡”资源,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备极其重大战略意义。相信随政策逐渐完备、科技不停地改进革新,我们肯定能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让更多盐碱地变身“大粮仓”,长出更多好产品、好产业,助推我国粮食安全稳步向更高层次跃升。(大河网河声评论员田博宇)
下一篇:答好盐碱地里的“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