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给土壤做体检!南昌推进国家网土壤风险点监测工作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奋战在土壤环境监视测定工作一线的环保人整装待发,拉开了江西省2023年国家网土壤风险点监测工作的序幕。
作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第一道关”,土壤采样工作意义重大。为按时、保质完成土壤采样工作,江西省南昌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中心提前谋划、精心准备,派出业务骨干奔赴南昌市范围内指定的点位进行采样。3月14日,记者跟随监测人员深入一线,探访土壤采样工作的全过程。
位于进贤县下埠集乡调塘村的采样点,是此次491个土壤环境监测风险点位之一。上午9时,江西省南昌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人员带上GPS、打印机、布袋、铁锹等采样必备道具从单位出发,驱车84公里,于10点20分到达目的地。
沿着村道行走时,采样人员彭勇利用GPS寻找土壤点位的具置。“找到了,就在这片水田附近,大家快过来。”徒步20分钟后,一行人终于进入了GPS探测到的采样点范围。随着点位的确定,记录人员张瞳打开了“土壤环境监测网采样管理系统APP”。记者看到这一个系统中明确规定了采样任务的编号、目标位置、采样人员、核验人员等信息。张瞳介绍说,只有到达点位半径30米范围内,才能点击“开始采样”按钮,之后再录入点位经纬度、地形地貌等信息。
严把采样质量关,确保监测样品的准确性、代表性,对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家底至关重要。土壤采样看似简单,实则有着严格的规范和标准,经过一番观察,采样人员找到符合土壤采样代表性要求的位置后,拿出铁锹等工具去除土壤表层的杂物、植物及根系,并在坑中放入标尺测量深度,按照土壤采样工作操作细则,挖出一个长、宽约20厘米的直角剖面,采集0至20厘米深的表层土壤样品,有条不紊地完成采样步骤。
按要求挖好剖面准备取样时,记者发现,采样人员放下用铁锹,换上小木铲一点点拨弄表面的土壤,为何需要这么做呢?“铁铲属金属物,它会影响土壤中金属含量。所以,用铁铲挖好剖面后,需要再用木铲刮去表面接触了金属铲的土壤,再用竹片采取样品。”校核人员肖军解释道。
这时,彭勇拿出牛皮纸将其卷好插入棕色旋盖玻璃瓶,将土壤样品一点点装满,并用锡箔纸包裹瓶身、拧紧瓶盖,防止玻璃口被污染,他和记者说,土壤中有几率存在一些长时间见光容易挥发的污染物,所以要用深色瓶子。本次江西省国家网土壤监测指标主要是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土壤理化指标,装入棕色玻璃瓶中的土壤样品则是用于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分析,有机物样品在中心点上单独采集,无机物样品采用“五点法”采集。
随后,彭勇以采样点为中心,在采样点的东、南、西、北按照20X20米的范围去采集分点样品,再将中心点的土壤与4个分点的土壤混合成2000克样品,装入聚乙烯自封袋中并称重,用于分析土壤理化指标和无机物污染项目。与此同时,核检人员肖机拍下了采样点位前后照片、采样点东西南北方位等图片上传至系统,如此一来,每一个采样步骤都可通过系统追溯,保证采样真实性、准确性。
“当有机、无机样品贴上采样终端的二维码及样品标签,与第三张样品标签一并装入布袋中后,样品采集工作就完成了。”当结束第一个点位采样时,已是中午时分,来不及吃午饭,大家拿起铁锹将土坑进行回填,恢复土地原貌,投入下一个点位的采样。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工作部署,今年江西省共安排491个风险点监测任务,其中南昌设有46个一般风险点采样任务,那么开展国家网土壤风险点监测工作有什么意义?
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网络和统计评价处副处长江驰和记者说,中国是农业大国,但耕地数量有限,因此土壤环境质量很重要,一旦遭到污染不仅会带来食品安全风险,还会影响居民生活健康。早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就启动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并建立国家土壤环境监视测定网络。
据介绍,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包括三类点位,分别是基础点、背景点和风险监控点,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工作目标。比如,风险监控点以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为导向,重在风险监控和预警。当样品采集结束后,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核校人员会将有机样品全部带回单位,并按照批次质控要求,交接给省中心分析和质量控制处、南昌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进行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测试;无机和理化性质样品交接给景德镇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进行集中样品制备工作,再分发到相关实验室,经过分析测试,获得监测数据。
“通过农用地土壤‘体检’数据,技术人员能对全省土壤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判,为土壤环境保护提供准确的技术上的支持,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环境监视测定质量水平,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守护好我们脚下‘每一寸土’。”江驰表示。
上一篇:社旗烟农爱上土壤修正剂
下一篇:农业土壤化肥检测 科学施肥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