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根泥客

吕梁:潮起杏花满山丰

  “淬火铸金”,兴县铝镁新材料专业镇聚“镇”成链,形成铝镁产业新的聚集地。图为山西一禾铝业铝合金棒生产车间。

  食用菌产业为农民致富拓宽新道路,交口食用菌专业镇的菇农正在采摘“交口夏菇”。

  一年来,吕梁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杏花村汾酒省级专业镇为龙头,结合吕梁实际,精选出7个产业优势突出、基础底蕴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市级专业镇和多个县级专业镇,初步形成层级分明、结构符合常理、梯次培育的“1+7+N”专业镇发展新格局。

  杏花村汾酒香飘世界,孝义氢能“燃”动未来,岚县铸造浴火涅槃,文水肉牛牛气冲天,兴县铝镁开启了一路前行的“镁”好“铝”途,交城复合肥播撒下田野丰收的美好希望,交口食用菌、中阳小木耳带着山野芬芳走进千家万户……吕梁市以专业镇建设为引领,促进产业集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效应正在显现。

  一年辛苦忙,最美丰收时。杏花村汾酒专业镇授牌以来,吕梁市精心谋划,稳步推进专业镇建设,从杏花村飘出的氤氲酒香已散发成吕梁“1+7+N”的专业镇发展布局。

  又到一年丰收时,吕梁山五谷飘香、硕果累累。在杏花村汾酒省级专业镇的引领下,吕梁市的专业镇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全盘有活力的发展形态趋势持续向好。

  8月19日至21日,2023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汾阳隆重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客商体验了一场跨越国界、跨越时空、以酒会友的“醉”美旅程。

  据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李志祥介绍,自杏花村汾酒专业镇授牌以来,吕梁市锚定“打造十里酒城、建设世界酒都”战略,制定了到2025年底全市白酒产能达到60万吨,产值突破500亿元的宏伟目标。今年3月,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期)、新晋商酒庄集团头锅流酒、大缸储酒、汾杏蔓兰酒店等项目真正开始启动。近期,贾家庄包装产业园顺利交付。一年来,从原酒产储、包装包材到文旅融合,杏花村汾酒专业镇不断延链强链,成为吕梁专业镇发展的标杆。

  吕梁市认真总结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经验,明白准确地提出要严格落实全省“传统、特色、专业、优势”的要求,经过认真调研,优选出了历史传承厚重、体现吕梁特色、市场知名度高、竞争优势突出的孝义氢能、交城硝基复合肥、兴县铝镁新材料、岚县铸造、文水肉牛、交口食用菌、中阳木耳7个产业作为优质“种子”,纳入首批市级专业镇培育行列。“专业镇聚集了吕梁的优势产业,要努力把专业镇打造成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引领经济转型的长板产业。”吕梁市市长张广勇对专业镇的发展寄予厚望。

  省级专业镇的引领为市级专业镇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吕梁市提出到2025年壮大升级孝义氢能和交城硝基复合肥为省级专业镇的目标。

  为了扩大中国“钙都”影响,打造500万吨产能的全球顶级规模的绿色肥料生产基地。今年5月,“中国·交城绿色硝基肥产业峰会”成功举办,吕梁市邀请多名行业专家、知名学者和企业代表建言献策。目前,交城硝基复合肥专业镇已集聚了32家生产企业,产值规模达50亿元,新型肥料产能达300万吨,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七成以上,同时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导出口产品有硝酸铵钙、硝酸钙、硝酸镁等25个品种,供货量占全国九成以上。

  8月31日,全省第三次“三个一批”吕梁分会场活动在孝义经济开发区氢能产业园举行。孝义氢能热电联供装备制造项目现场培土奠基。如今,一座年产2万吨焦炉煤气制高纯氢项目、4座加氢综合能源岛、首批百辆氢能重卡均已投入运营,氢能专业镇“气—站—运—车”的全链条模式初具雏形。

  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山西中铝华润、山西一禾铝业、元泰高导材料等一批铝镁新材料链上企业比邻而居。铝镁新材料专业镇在此聚“镇”成链。

  在中铝华润营销采购部工作的解梅每天上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紧盯单位的销售系统,把所有销售出去的铝包登记清楚。“我们每天要销售660吨铝液,是60包左右,每包都是销往不同的企业,提取间隔很短,稍一分神就容易记错。”

  而不远处的山西一禾铝业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平均不到一个小时,就会有一辆抬包车拉来近11吨的铝水。公司制作厂长陈长永介绍,该厂拥有3条生产线吨。一墙之隔的元泰高导材料(山西)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同样是铝水不断翻滚,产品不断成型。

  产业的集聚不仅节约了成本,延伸了链条,更是汇聚起了固链强链和转型创新的新动能,为了打破同质化和低端竞争等问题,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今年,元泰高导材料(山西)研究院突破了700MPa级超高强铝合金铸棒生产制备技术,解决了国内高端铝材依赖进口的问题,填补了国内市场5G手机应用领域的空白,为吕梁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引领经济转型提供了新动能。

  为了鼓励专业镇企业创新,吕梁市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券的方式,支持专业镇主导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创新服务、开展技术合作,促进专业镇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同时,对专业镇企业在产业基础再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绿色制造推广、产业链锻长补短等领域给予适当比例的贴息和补助。吕梁市每年还统筹各类扶持资金2亿元,作为专业镇培育资金。

  政策鼓励有效地激发了专业镇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干劲。交城硝基复合肥专业镇生产企业积极进行研发和技术创新,目前已拥有技术专利212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1项。近日,氢能技术创新再传捷报,由鹏飞氢能申报的“焦炉煤气制氢吸附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作为氢能专业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鹏飞集团入选《山西省2023年省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企业名单》。

  好山好水好空气造就中阳好木耳。去年中阳木耳入选吕梁市级专业镇培育名单,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走进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现代化的厂区内菌种研发、菌包加工、菌棒生产、温室调控、菌糠回收等一系列环节均已实现自动化操作。大棚里一排排悬挂整齐的菌棒上结满了木耳,耳农穿梭其间,笑意融融。企业负责人雷星星介绍,企业具有高标准木耳大棚1000栋,年种植黑木耳4000万棒。同时,还提供了100个木耳大棚作为帮扶基地优先脱贫户种植。通过“脱贫户+合作社+金融+党员”的产业帮扶模式,带动脱贫人口增收。目前,已有200户脱贫户参与入股经营,每户每年保底分红3000元以上。

  中阳县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目前,全县已培育出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腾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通过龙头引领、示范带动、技术指导和联农益农等方式推动木耳产业持续发展壮大。2022年,全县木耳产业带动农户3150户、7500人,人均增收3000余元,其中脱贫户3160人。2023年,木耳种植5320万棒,预计产量530万斤,产值可达1.6亿元,可带动菌棒厂、采摘园、销售、产品包装等上下游产业实现产值5亿元。

  为了鼓励更多农户加入木耳种植行列,中阳县设立了菌棒购置补贴、木耳贷、木耳保险和销售资金奖励等四项政策。耳农许金平望着自己承包的15座木耳大棚一脸笑意地说道:“现在不用出门打工,每年就能有20万元以上的纯收入。政府的联农益农机制让不起眼小的木耳,成了我们这里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建设有效地带动了高粱种植和酒糟加工,文水肉牛、交口食用菌等农业特色专业镇的培育也增强了脱贫地区产业惠民,带动全盘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如今,来自吕梁特色专业镇的农产品已成为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俏手货。中阳木耳、交口食用菌、文水肉牛、柳林碗秃、青塘粽子正乘着专业镇建设的东风,驶向富民兴业的快车道。(黄川川)

  《山西省促进专业镇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专业镇高水平发展的第一动力。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升级,不能离开创新驱动。敢于瞄准市场、找准需求、突破瓶颈,是专业镇增强产业总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从吕梁一年来的实践来看,这个定位是准确的、可行的。在看到实实在在的成绩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诸多工作启示和思考的空间。

  第一,特色产业专业镇在广东、浙江等地早已成为产业集群化发展“地标”、集聚各类先进生产要素的平台,但对地处内陆的山西而言仍是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探索和创新。山西不乏具有悠久历史和市场口碑的产业,但许多产业多年来各自为战,零零散散,在形成聚集效应和拳头合力上总是欠点火候,专业镇建设就是要把这些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手段实现有效合理的配置,形成产业集群,在市场上赢得真正的话语权。从吕梁的实践来看,这种效应已经让企业和社会看到了,感受到了。比如杏花村是闻名全国的白酒产地,大大小小的酒作坊星罗棋布,但是多年来形不成聚集效应。专业镇建设使得这一产业有了明确的规划和路径,合作共赢齐步走的局面已形成,从政府到企业的共识度进一步提高。

  第二,新生事物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但这种发展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专业镇建设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信心,拿出改革创新的精神,去一个一个地攻克难关。需要非常注意的是,有的地方有的项目,相对注重企业、行业的整合,相对忽视了经济关系内在的联系。有的表面拉“扯到”一起了,但是由于产权关系、分配关系不明晰,实质上仍然貌合神离。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在政府提供高水平公共服务的同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条要千万注意!

  第三,专业镇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注重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收益紧密结合。文水肉牛、交口食用菌、中阳木耳通过利益链接机制,让群众成为专业镇建设的参与者,带动农民实现增收。只有让群众在专业镇建设过程中受益,才能汇聚起专业镇高水平发展的共识,才能真正的完成经济发展的初衷。

  第四,专业镇推进过程中,要鼓励各个地区在尊重产业集聚和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各专业镇特色产业属性不同、发展基础各异,要及时总结各地发展经验,倾听专业镇要素配置中遇到的各类政策诉求和亟待破解的难题,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使专业镇建设始终植根于改革创新的沃土之中,始终焕发旺盛的生命力。(赵峻青)

  白露时节,云淡气清,天气开始转凉,地温逐渐下降,杏花村的大小酒企进入“白露立排”、投粮酿酒的关键时节。在汾阳王酒业的生产车间内,粉碎、润糁、清蒸糊化、冷散加曲……每一个环节,工人们都一丝不苟。“这个季节温度适宜,发酵条件好,酿出的酒口感比较好。”汾阳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谷文建一边察看酿酒车间的情况,一边介绍。

  汾阳王酒业是杏花村汾酒专业镇重要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酿酒工艺历史悠远长久,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汾阳王”。公司董事长王再武介绍,汾阳王建厂35年来从始至终坚持品质发展、质量兴起的发展之路,坚持纯粮酿造,采用传统地缸发酵、缓火蒸馏、陶缸贮存的方法,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严格遵守千年传承的清香型白酒酿造技艺。近年来,企业通过了纯粮固态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并且每年都要投入近千万元的经费,用于产品创新和研发技术,确定保证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今年,吕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白酒产业列为“985”重点产业链。乘着这两股东风,汾阳王酒业的生产规模和产业链条也持续不断的发展。目前,企业已建成近10万亩高粱基地,拥有万吨原酒生产基地2个,包材企业1家,文旅项目1个,各种老酒储存能力达5万余吨。今年即将投产的华樽3万吨优质原酒项目将成为汾阳王酒重要的基酒来源。

  “专业镇建设为我们民营酒企的发展带来了众多利好,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坚持质量为本,努力创建山西第二大白酒品牌,争取早日实现产能5万吨,销售额突破30亿元的目标。”王再武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黄川川)

  立秋以后,昼夜巨大的温差,为香菇的生长提供了非常适宜的条件,香菇出菇迎来旺季。交口县石口镇山神峪村,一排排香菇大棚排列整齐。菇棚里,码放整齐的菌菇棒上,一朵朵面色花白的香菇如同撑开的伞盖一样,个个菇质坚实、品相上乘。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分选、装筐、搬运。

  因为山神峪村的夏菇品质优、不愁卖,再加上最近气温适宜,出菇量大,所以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收购现场,菇农们将一筐筐刚采摘的新鲜香菇经过分级、称重、计量以后搬入客商的冷藏车。从运城过来拉菇的客商卫石东对这里出产的香菇情有独钟。他已经和山神峪村合作达5年之久,这几天赶上出菇旺季,平均两天他就要过来拉一次。“这里的香菇个头大、品相优、质量上乘,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卫石东一边过秤,一边夸赞。

  近年来,石口镇立足生态环境优良、天气特征情况适宜等优势,瞄准夏季香菇市场空档,把香菇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目前,已建成韦禾、天麟2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下蒿城、桥上、山神峪等10个专业村,形成绵延50里的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长廊。

  山神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原秀平介绍,全村有70%以上的人都从事香菇种植,产能已达到七八十万斤。为了让老百姓的这把“致富伞”更加遮风挡雨,石口镇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融合发展模式。目前,当地的食用菌种植规模已突破1500万棒,年产值约5000万元,带动脱贫户1060户,帮助800多人就业。

  交口食用菌被列入吕梁市级专业镇培育名单后,石口镇的香菇产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用好专业镇建设的大好机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提升香菇品质,引进加工公司,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原秀平充满信心地说。(黄川川 李海凤 穆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