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根泥客
研究之后发现:中国的科学用水方法提高了作物产量
研究人员发现,中国用同样数量的水生产出了比非洲和亚洲其他几个国家更多的粮食。
中国农业大学的李保国及其同事撰写的这份报告发现,中国用1立方米水生产出了1-1.5公斤小麦和玉米,相比之下埃塞俄比亚是0.1-0.2公斤,印度是0.2-0.7公斤,而哈萨克斯坦是0.2-0.3公斤。
这组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分析国家粮食生产统计数字和天气数据并利用水文模型计算出中国的作物水分生产力(CWP)。
中国在水资源总量从1998年的将近3.5万亿立方米下降到了2007年的稍多于2.5万亿立方米的情况下实现了这种效率。2007年的农业用水占了7500亿立方米大约是水资源总量的30%。
该报告是首次根据瑞典科学家Malin Falkenmark的概念而把中国的农业水资源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指储存在地下蓄水层、湖泊、水坝中的水,而绿水是土壤中储存的水分,后者通常被忽视了。在中国,绿水占了农业水的将近60%。
“在农作物可能使用的总水量方面,绿水比蓝水的贡献更大,”李保国说,“为增加CWP,我们该同时改善灌溉和自然降水的效率。”
斯里兰卡的国际水管理研究所(IWMI)研究副主任David Molden说,IWMI的研究发现,各国的CWP差异并不像李保国的研究认为的那样明显。
“例如,增加化肥使用量会提高水分生产力,但会对环境能够造成污染。中国一定要解决水分生产力的问题,但除此之外还要解决污染、水供应竞争等二代、三代问题。”
该报告还揭示出中国存在很大的地理差异:中国北方的CWP是1.2公斤/立方米,而中国南方的这一个数字是0.7-0.9。中国西北部仅为0.4。
李保国认为这一发现将有利于中国改革农业政策。“例如,中国北方的冬小麦农田应该减少,而在水资源丰富的中国南方应该维持多茬复种。”
“如果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能达到华北地区的单产和水分生产力,中国的粮食安全就有保证,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也能得到保证。”该报告得出结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