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根治盐碱地多年“顽疾”他们有啥高招?
内蒙古巴彦淖尔是河套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如今,这个美丽的“塞上江南”有着1072.8万亩耕地,其中五原县位于巴彦淖尔中部拥有耕地230.5万亩,而不一样的盐碱地却占了53.4%。人均土地的一半都在受着盐碱的危害,同时也制约当地绿色农牧业发展。如何打破这厚厚的“生态围墙”,已成为当前业内望而却步的一大难题。然而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谷)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攻克土壤顽疾,此次更是凭借其强大的科研能力及优异的产品特性给这座“生态围墙”致命一击。
8月19日,由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支持,农民日报社、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与节水工作站、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人民政府、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承办的“聚焦盐碱地改良推动高水平发展高峰论坛”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县拉开序幕。在农业农村部的号召下,此次论坛共有16个省市,近百个地区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前来,一同交流研讨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有机硅功能肥在盐碱地改良治理成效见证。会议由巴彦淖尔市副市长、五原县委书记郭占江主持。
当日,参会人员首先前往新公中镇万亩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示范区;复兴镇联丰村千亩蜜瓜四控示范区;巴彦淖尔市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区;河套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展销厅等四个地区就政企合作盐碱地改良治理实践示范效果进行观摩考察。
伴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地发展,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土壤盐碱化、板结化、酸化、重金属超标等多种问题。对于河套平原来讲,制约其绿色农业发展首当其冲的便是土壤盐碱化。
会上,农民日报社社长唐园结在致辞中指出,聚焦盐碱地改良,既是研究现实问题的会,也是促进达成共识的会,根本目的是总结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践经验,为推动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乡村生态宜居提供科技支撑。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不仅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宜居的必答题,更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道难题。
从左到右依次为: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曾衍德;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农民日报社社长唐园结;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王国林;五原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广明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王国林对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盐碱地改良治理示范建设工作给予肯定。王国林表示河套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受多方面影响,当地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已达到484万亩。当前,五原县盐碱地改良治理示范区的建设有效推进了当地农业绿色健康发展,并对河北硅谷肥业治理重金属污染及盐碱地改良的成效表示认可。
对于五原县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情况,五原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广明表示巴彦淖尔市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引进河北硅谷、蒙草、中储草等32家企业,采取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集中流转土地,进行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园区建设。盐碱地改良后,以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为重点,建立优质牧草产业区。在粮食及经济作物种植区实现粮饲、经饲轮作,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饲草保证。预计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4500亩,5年综合增收可达投资总额,并能持续发挥效益。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曾衍德表示,土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长期以来,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耕地高强度、超负荷利用,耕地质量堪忧。在谈到如何有效扎实推进盐碱地改良是时,曾衍德强调,加快盐碱地改良,需要采取针对性地措施,有力有序推进,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力量的参与。就加快盐碱地改良、提升耕地质量曾衍德认为,一是加快盐碱地改良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二是明确盐碱地改良的根本原则和技术路径;三是采取比较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盐碱地改良。
从左到右依次为:宁夏大学副校长许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康跃虎;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工作站站长郑海春;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宋福如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康跃虎表示,盐渍土是全球陆地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我国尚未开发利用的盐碱地资源面积约5亿亩,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对维持“18亿亩耕地红线”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康跃虎在报告中指出,传统盐碱地草场人工恢复重方法,不但需要漫长的ECO更新演替过程,而且有演替方向的不确定性。初期经济效益不明显,用户积极性不高。高效节水灌溉,利用咸水或微咸水,不用高强度土壤改良、不需要修建高能耗大工程量的灌排系统,成本低、速度快、效益高且维持区域水盐平衡和生态系统可持续的理论与方法,是需要破解的科学难题。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柄生对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盐碱地改良治理示范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他表示:盐碱地改良需要企业的参与,在实践方面可有明确的目的性地研发适合的先进的技术,适当探索商业模式,以期收获其他更多的可能性,多增加政企合作的试点经验,善于探索创新盐碱地改良治理模式,实现盐碱地改良治理技术的最佳效果。
宁夏大学副校长许兴表示,河套地区受自然与人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有1000多万亩盐碱化土地问题严峻,除内蒙古地区外宁夏等地区也存在盐碱化土地。河套盐碱地改良利用存在以下几点思考:一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的开展盐碱地改良利用;二是加强区域水盐平衡观测,实现耕地质量的智能化管理;三是加强盐碱地草牧业一体化技术创新与示范;四是盐碱地水肥一体化及精准施肥;五是盐碱地生物改良及高品质农业;六是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循环农业。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工作站站长郑海春表示:土地盐碱化的精准、有效治理对于增加耕地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等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实践目前已经优选了一批生物型、化学型的复合生态改良剂与调理制剂,暗管排盐、上膜下秸、节水灌溉等关键研发技术均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初见成效。同时,探索并实践了流转企业的新型经营合作模式,为农企双赢提供了有力保障。
让盐碱地褪去一身“白纱”,将贫瘠土地“少产缺收” 的帽子甩在脑后非一日之功。未解决当地土壤问题,硅谷在当地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重度盐碱区也就是当地农民口中的撂荒地作为试验基地。据了解,这样的区域地表覆盖有一层厚厚以氯化物为主的盐碱皮,上面长有典型的盐碱指示作物碱醇、碱鹏、芦苇。此项目区是巴彦淖尔市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盐碱区。作为国内硅肥龙头,硅谷精准锁定种植户需求,现成为当前解决土壤顽疾的一把利剑。
对此,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宋福如表示,高性能、多功能的肥料是我国化肥领域新的发展趋势,但暂未发现有治理土壤污染的功能性肥料。为此,硅谷经过多年试验研发成功打造出有机硅系列肥料产品。这类产品不仅能治理盐碱地,还可改良土壤,是一种科技型产品。
经农田试验表明:该产品具有高强分散性,可提高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功能,并将化肥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此外,在解决土壤板结、治理盐碱土壤、恢复作物原生态味道、促进作物营养稳定均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有机硅系列肥料可有效解决肥料利用率低、土壤盐碱化、农产品质量下降、病虫害等难题。进而达到提质增效,增产增收的效果。”宋福如说。
此外,宋福如表示,在的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区可看到,使用有机硅功能肥治理盐碱土壤,种植的葵花、玉米、甜高粱、籽粒苋,长势茁壮、丰收在望,这都是在中度、重度盐碱土壤上,通过修复改良,让有病的土壤恢复健康,焕发青春,产生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实践证明,治理盐碱土壤,单一脱盐、调碱的模式是对症下药,生态治理、综合治理应该是治理盐碱土壤的方向,用新材料开发治理盐碱土壤的产品是重要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