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jlyy000919.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jlyy000919.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jlyy000919.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jlyy000919.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贵州土壤专家刘艳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_安博体育®有机肥_安博体育棋牌平台/安博体育网址

傲根泥客

贵州土壤专家刘艳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艳霞的办公室,衣架上挂着一顶草帽和旁边摆着的一双胶鞋,这是她随时准备走入田间地头的装备。

  2010年,28岁的刘艳霞正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植物营养学专业博士学位,被学校导师安排,来到了贵州省烟科院开展博士论文研究。“山多、人穷、偏僻、荒凉” ,是她从小对贵州的印象。然而,当她走进烟科院的实验室,一应俱全的先进科研设备,却让她眼前一亮。“一流的仪器设施对一位在科研事业上有追求的年轻人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她说。

  作为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贵州在同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展开贵州地图,92.5%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大娄山、武陵山、苗岭、乌蒙山等四大山脉,使得贵州成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耕地农田相对破碎。由西向东近2000米的海拔落差,造成贵州各地不同的气候环境和差异巨大的土壤结构。这些丰富多样的土壤,恰恰成为刘艳霞博士从事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科研“沃土”。

  2011年,刘艳霞与同事一起来到黔东南州天柱县调查土传病害工作,一位皮肤黝黑、满手老茧的烟农怯怯地挡在了她们路前。“专家,能不能到我家地里看一看,烟苗都养不活啊!”随即,刘艳霞与小组成员一道来到烟农的地里,发现烤烟大面积萎蔫,根茎性病害发病严重。一大片耷拉的烟叶与烟农泛泪的双眼,深深烙在了她的心底。

  像这样的问题,在贵州还有多少?彼时,这位从小生长在华北平原的城市女孩,心里坚定了一个信念——要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要用科研成果造福山区农民。

  土传病害的防治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如何在有限的土壤中,让烟叶健康地生长?朝着这个研究方向,刘艳霞常年白天在田间地头,晚上在实验室,不分昼夜地潜心研究。2012年,刘艳霞团队研发的第一代多功能生物有机肥面世。

  “第一代生物有机肥采取的是单一微生物对土壤进行改良,比如我们在毕节产区采集土壤,然后在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功能微生物,再用于毕节产区。”刘艳霞介绍,在第一代生物有机肥的使用推广中,团队非常快发现了一些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刘艳霞团队历时4年,于2016年推出了第三代生物有机肥,相继攻克了生物有机肥的普适性和微生物定殖难题。“第三代生物有机肥的菌剂是完全来自于土壤,整体扩繁,把可培养的、不可培养的微生物都加入进来,这样既能发挥不可培养微生物的作用,又将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全部发挥出来。”

  刘艳霞团队长期辗转省内各大烟叶产区,根据各产区的土壤真实的情况和有机废弃物资源特征,先后开发出酒糟有机肥、菇渣有机肥、油枯有机肥等产品,在全省累计推广300余万亩,大大降低化肥的投入量,增加了烟农的收入,得到了全省烟叶产区和烟农的广泛认可。据相关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该成果新增经济效益近5亿元,受益烟农近20万户。

  “我们的研究成果是要实实在在的转换到田间地头中去的,多功能生物有机肥不但对烟叶种植有帮助,对大农业中其它作物的种植同样有帮助。”刘艳霞说。2018年,修文猕猴桃一园区负责人找到刘艳霞寻求帮助,想逐步提升猕猴桃的口感。刘艳霞带领团队到园区对土壤进行查看后,建议增施生物有机肥,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性质和生物活性。园区负责人采纳建议后,园区的猕猴桃口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到贵州十二年来,刘艳霞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4项。今年,刘艳霞荣获“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行业最美科技工作人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光荣当选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

  目前,刘艳霞团队又把目光瞄准在了障碍土壤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负向消减上,从“减少有害物”入手,解决土壤的“亚健康”问题。她和她的团队,都希望用微生物点亮烟草农业的“绿色未来”。(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没有经过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