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根泥客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专利分析
从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发布,到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我国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了一套以行政监管措施手段为主,配以必要的有关技术导则的土壤环境保护快速启动之路,土壤修复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同时,中央财政在2019年加强了对土壤污染防治专项的支持,2020年2月,财政部印发《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2020年随着各地土壤详查的完成,工作重点将转入治理,修复项目有望加速释放。整体看来,我国从法律责任和资产金额来源双方面持续推动土壤修复行业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
本文基于合享汇智(incoPat)专利数据库,以全文检索“Full=(土壤and (污染or 修复)”为检索式,共检索到74,364条检索结果。从年度变化、专利权人、专利技术热点等方面分析了有关技术的情况。对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从而助力产业的技术创新。
从图1能够准确的看出,土壤修复;领域的专利数量逐步上升,表面该领域的技术创新趋向活跃,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从2001-2020年的20年间,土壤修复相关专利年申请量从2001年起逐步上升并在2003年达到小高峰后逐渐进入平台期,并在2012年前后又进入稳步增长期,在2017年达到最高值7056件。2019年公开申请4561件。
土壤修复产业对政策的依赖性高,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土壤修复也加大了扶持力度。从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发布,到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随着我们国家土壤修复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受“土十条”等政策影响,土壤修复的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产业规模只有17亿元,2017年增长至151亿元。相应的专利申请量因此呈现出图1的走势。
申请专利数量越多的省市,在该领域相对来说更加重视,也拥有更好的技术优势。从表2可知,申请量排名前五的省市依次为江苏(5764件)、北京(4777件)、山东(3471件)、安徽(3167件)和广东(3129件)。由此可见,土壤修复领域的申请量空间分布不均衡,这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土壤修复需求相匹配。其中尤以江苏省的申请量为最多,反映了其在土壤修复领域处于领头羊。江苏等省份不仅经济发达,环境要求也相对严格,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优势,环保产业相对聚集。江苏有苏州、宜兴、盐城、常州等环保产业园,这种产业集群无疑促进了技术进步,也提升了技术竞争力。
根据表3能够准确的看出,受理最多的前5个机构依次为中国、日本、美国、韩国以及的德国。其中中国受理的专利数量最多,为42047件远超于第二名日本,表明中国在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最为活跃。
从图4能够正常的看到,B09C(污染的土壤的再生)一直是专利申请重点领域,但在2012年前后C02F(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A01G(园艺;蔬菜、花卉、稻、果树、葡萄、啤酒花或海菜的栽培;林业;浇水)、C05G(由一种或多种肥料与无特殊肥效的物质)、C09K(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各种应用材料;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材料的各种应用)成为专利申请增长的新兴热点领域。
根据对我国土壤污染修复相关专利申请受理机构的统计,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土壤修复领域技术研发极具竞争力。从图5看到,申请人排行中,除高校、研究院/所以外的申请人,排名前三为: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含江苏盖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180项,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67项,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131项。
从图6能够准确的看出,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功弼博士个人以180件申请量在土壤修复领域独占鳌头。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吕正勇以146件申请量排在第二名,排在第三的为南开大学周启星教授,申请量为127件。
选取了土壤修复行业技术积累不俗的江苏盖亚科技、北京建工以及高能环境进行了专利3D沙盘分析,从图7能够正常的看到,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的江苏盖亚科技专利主要在土壤污染/园林绿化、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组合物/表面活性剂领域的进行专利布局并占据较大优势,并在有机污染土壤/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电动力修复和地下水污染处理方面做了多方布局。此外,我们根据申请人反向搜索,发现江苏盖亚科技近年来开始在AI领域开始布局。
随着土壤修复领域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的不断发掘和扩大,以创新为主体的企业将更具核心竞争力。在产业、市场和投融资等各个层面的政策加持下,在各类创新主体的共同努力与协作下,我国土壤修复领域的技术创新必将向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为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土壤修复产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研究背景碳达峰(peakcarbondioxideemissions)是指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实现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主要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段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
研究背景碳达峰(peakcarbondioxideemissions)是指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实现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主要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段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1月15日,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布了关于《有机土壤调理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亿民赖此土,万物生斯壤。土壤是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兴国安邦不可或缺、无法替代、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但近年来,一天比一天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已对生态环境、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人体健康、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引起世界各国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探索。
公司董事长陈德明在活动中表示,未来几年,根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将呈指数级增长,到2023年,我国土壤修复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0亿元,其中矿区土壤修复市场将有望超过768亿元。
摘要“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不仅历史遗留土地污染问题的解决仍需大量的投入,而且新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和需求仍将不断涌现。建议从健全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风险管控体系、构建土壤生态健康评估与考核指标体系、创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产业模式、提升国家土壤环境监管
目前,一些从业单位在工作、生产、经营中疲蹋,老一套,安于现状。如果一个月前,还在预计土壤修复产业格局的变化正在加速,那么现在就可以十分明确地断言,这种变化慢慢的变成了现实,而且不可逆转。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同时也少不了一支有高新技术、能打硬仗的生态环境治
目前,土壤修复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占据市场75%以上,继来者还有机会吗?1这绝对是一个金矿!缺口很大,而且没有霸主。土壤污染防治法就像一把大火,把土壤修复产业彻底煮沸腾了。有人说它是一座金矿,有人称它为一片蓝海,更有人推论得出它存在万亿规模的市场潜力。根据研究报告,包括场地修复、耕地修复、矿山修
国内外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环保领域,土壤修复产业近年来迅速兴起,成为继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之后环保市场上又一重要细分板块。当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已成为国际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正在加速实现市场化应用,相关的环保市场空间巨大。
2019年土壤修复政策制度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1)行业需求拉动型政策201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揭示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咨询服务八种潜在的类型,包括规划标准制定、土壤环境调查与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防治咨询服务、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咨询服务、污染地块污染
在储能技术发展过程中,锂金属正负极电池的实际应用会涉及到多元的电、力、热复杂几何结构的耦合作用。——电子科技大学的特聘研究员王欣全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SNEC第八届(2023)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电子科技大学的特聘研究员王欣全博士带来题为“锂电池健康状
2023年4月19日至21日,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技术交流盛会——第24届中国环博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泰州海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江苏艾斯蔻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艾斯蔻”)作为环博会密切合作伙伴受邀参加。本次展会,江苏艾斯蔻以“清洁我们的地球”为主题,展示
近年来,新兴市场的风电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能源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中国的风电特别是风电设备制造业也迅速崛起,慢慢的变成了全球风电最为活跃的场所。风力发电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可避免地问题,比如风力发电机轴磨损,那么如何快速、高效、可靠的解决此问题是当下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目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4月18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等6项推荐性行业标准报批稿公示,共包括《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报批稿)、《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2部分:煤炭矿山》(报批稿)、《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4部分:建材矿山》(报批稿)、《矿山
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通过研究不一样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和应用特点,对比在土壤石油污染和海洋石油对环境造成污染中的修复效果,旨在更好地了解生物修复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1石油污染石油工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一方面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进步,而另一方面,石
10月24日-27日,第二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以“减污净土洁食居安”为主题,千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我国土壤修复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材料研发等方面做深入探讨,为土壤污染防治把脉开方。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主办,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鼎实”)协办。作为协办单位,中科鼎实常务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杨勇博士,副总经理刘爽博士,副总经理黄海博士携多名研发博士在内的三十余名骨干参会。
地下水循环井(GroundwaterCirculationWell,GCW)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技术能耦合吹脱、空气注入、气相抽提、生物修复和化学氧化等多种修复技术,有望实现轻非水相液体(LNAPL)、重非水相液体(DNAPL)及部分无机物的同步去除。
地下水污染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更是常常会出现。以美国和英国为例,这些国家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下储存罐泄露,严重对环境造成污染。欧洲国家曾做过相应的调查,废物处理所和工业泄露场所是地下水污染物的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对国内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现状有了清晰地了解,并对污染场地进行了全面地梳理,制定了具体的清单,并科学评价了污染风险。
在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正处在多目标协同治理、全要素全过程耦合的重要发展阶段。如何快速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研发技术,促进ECO质量与稳定性提升,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核心愿景的关键问题。
电化学修复作为一种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修复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对于低渗透性土壤也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是近年来土壤污染修复的热点方向之一。其最重要的包含电动力修复和微生物电化学修复,其中以EK为主的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电化学技术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最新进展,包括电动力修复技术和微生物电化学技术。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于2018年正式立项,组织编写了《黄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该标准针对采煤沉陷区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生态修复难度大和技术标准化水平低等问题,结合生态修复调查评估与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环境治理、地形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提升和维护管理等技术特点,开展标准化研究,以期提高生态修复工程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及《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的履约进程的加快,大量化工、农药生产企业要搬迁[1],企业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导致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使得搬迁场地中残留高浓度有机污染物,遗留大量场地污染问题。根据《中国环境年鉴》,我国关停、转迁的企业总数超过10×104家,对其中污染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