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农民代言中国_农业
中国是建立在农耕文明下的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国家,大国小农是农耕文明的特色,精耕细作是农耕文明之根基。今天,我们却用40年的时间把农业现代化的梦想破灭,让农民不再愿意种田,让国人远离了有机食品与绿色。随着“厉害了,我的国”落幕,人们终于从激情开始回归理性。渐渐的理解农耕文明的意义,“农民”也渐渐在我心中上升到“厉害了”与伟大。
我说“农民”是科学家,大家认为太扯了;我说“农民”是教授,大家必须会说我疯了;我说“农民”是真正的艺术推动者,可能大家会笑笑;我说“农民”是文化的创造者,大家必须一哄而散。因为大家是站在城市人的角度,一直以“贫、穷、弱、私”来轻视农民,以市场经济思维对待小农自给经济。接触乡村,碰撞乡愁。这年头一直疯了般地说“厉害了”,今天醒了,醒来的时候才理性看待“农民的中国梦”。中国确实发展了,强大了,可是在厉害与强大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很多“不厉害”。5000年至今,唯有农耕文明是厉害的,而农民勤劳勇敢、脚踏实地,他们既不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把学识与知识当作修身与自律,以自治与万物相通,实际做到了“天人合一、孝道合一、知行合一”的三合观。而求真就是求道,农耕文明在这样一个哲学思想下,用5000年的时间应证了求真之路。
今天,走进城市,进入办公楼,步入工厂与大棚,推门入室,满眼看去有几样东西是我们创造的?抄袭、走捷径、弯道超车、区域链、产业优先、GDP考核等等,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导致中国农业从文明走向灾难。现实中我们的梦是什么样?
2017年,我国累计粮食进口1.3亿吨,创历史记录;小麦429.6万吨,较2016年增加27%;玉米283万吨;油菜籽475万吨,世界第一。而2018年前5个月中国进口的粮食总量已经突破了5000万吨。从2015年到2018年,中国城镇化、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共享农庄、民宿+农旅、三权分置等等,成千上万的农田被企业与政府城司扭转,同时成千上万农民放弃农村,上楼过着非城非农的生活。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地,我们坐着高铁与汽车,满眼望去,曾经的良田一片荒芜。那些杂草荒田正在是大资本、专家学者与地方官员的所谓的“强国梦”造成,也同时让中国农民与乡村干部欲哭无泪。
今天,农村的土地农民说了不算。他们种的粮食,农民没有定价权。村干部站在自己的村里,他们没话语权。“三农问题”还要研究吗?还要年年发文件?还要专家学者眉飞色舞的解读吗?
大约在40年前,中国的每一个农民农业技术水平都超越了今天的教授与专家水平,而且100%超越。农民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创造了零污染的生产方法,那个时代,中国农田是安全的,农产品是纯有机的。曾经,中国农民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今天,我们看一组数据,从1949年至今,4亿人农民保障了,6亿农民也保障了,8亿人也保障了,12亿也保障了。在1990年,中国粮食与人口消费是平衡的,农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这说明只要让农民安居乐业,还农民自治,加上今天的科技、机械化,13亿、14亿都不会有问题。
农村一直遵循物尽其用,勤俭节约,最大限度的把人、物、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链,让整一个完整的过程零污染。传统农业不用除草剂,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大棚,不用城市技术处理污染,完全利用万物相依,人物相通,万物相克之原理,让中国农业步入世界之最。零污染,这对今天的教授与科学家来说是一个重大课题。国家每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大突破,经过40年的努力,中国80%的耕地被污染,90%河流污染了,95%以上的农产品不达标,中国从此告别了有机蔬菜。近20多年,中国平均每年每人吃掉2.59公斤农药!中国的害虫只有20几种,但是中国却有1000多种农药。我国每年农药用量337万吨,分摊到13亿人身上,就是每个人2.59公斤!这些农药90%进入我们的生态环境,危害着我们的健康。若想改变现状,实现自救,只能对农药说不,对化学农业说不,抛弃化工农业,拥抱传统农业,还大家一个没有农药的中国。与传统农业相比,今天的知识与学问,标准与智慧真是丢人现眼,最多是小学文化程度罢了。农民种的粮食是安全食品,吃了能正常生孩子,也只有农民奶奶、农民伯伯的小菜园里的菜,还有他们的饲养的猪都是可靠的。他们不会英文,不会写论文,没有文凭,可是他们种出来的是蔬菜、养的猪零污染,生产的全部过程有机、安全、健康,是大学教授与专家做不到的。
从河南舞阳县贾湖人(9000年),新郑市斐李岗(8000年)的历史走到今天。伴随中国人一齐进入人类文明是人与家庭养猪。“家”就是一个房子下面一头猪,家庭养猪是农耕文明最核心的文化元素之一。
2005年新农村建设,城市人提出人禽分离,消灭农民家庭养猪。2016年 政府向农民发出禁止在农村养殖牲畜的禁令,2018年起,对全国的养猪场征收环保税!也就是说,从2018年始,以后农民不能随便养猪了!虽然国家暂时没有规定村庄及村庄附近不能养猪,但是最近屡屡发生村民们举报村里养猪户事件,养猪户被罚款和搬迁处理。
随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完成,国家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加强了,以后不允许农民随意建造养猪场了。因此,农民必须相关证件,才能进行养猪生产了。主要证件有:用地证明,环评手续,规划意见,立案备案手续,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生产经营取可证,野生动物训养繁殖许可证等8个证件。 如果是这样,农耕文明将在本世纪末会彻底消失。
倡导农民养猪其实不在猪而在养猪过程中所蕴含的生态有机循环农业的理念。有机农业按现在的人来说,是一个涵盖生态学、微生物、自然科学、人类学、农学等多门类交叉性的学科。但客观的讲在中国,目前只有农民才能精准把握,现代学科学与城市文明根本无法驾驭。因为城市与乡村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语系与技术体系,城市里专家与教授又不懂农业,农业就是这样变成城市化,零污染就是这样开始的。
先秦《击壤歌》中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是中国农民自然哲学观的经典概括。而这种自然哲学观体现在生产和生活上,则主要体现在资产农业和零生活成本两个方面。
一方面,零资产农业。一个企业投资生产创造财富,都要准备资金、办公室、工厂、生产资料,招聘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办公设备等。而农民不是,农民以天为厂房,地为车间,利用水、植被、共同生活的亲属、种子、人与动物粪便,就能够实现一套让城市文明永远做不到的零生产资料,创造世界上唯一的农耕文明。9000年,不用规划、不用策划、不用银行、不用高管。用零生产资料,依靠天地之物,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零成本的产业链。这种能力与智慧谁又能与中国农民相比?
另一方面,皇权不下县下的零生活成本。广阔的乡村完全自治,自治是自律,法治是人治。农民是村规民约、共享丰收,从5岁到80岁都是生产者,也是管理者,而城市企业法人与政府是真正的管理者与责任者、风险者。农民一家上班不用考勤,不用请假,没有年休假,5岁到80岁都处在自觉的工作状态,不用退休,不会下岗。而企业的管理成本一般20%到30%,加上福利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商品运输与产品过剩等高达70%左右,余下的才是真正的利润。农民与城市正好相反,农民生产农产品86.3%用于自己消费,无需市场,剩余13.7%到集市交易,真正卖不掉就喂猪鸡鸭,再用不了就腌与蒸等方法保存起来,农民把运营与管理的成本完全在生活中自己消化,管理运营降低到零,同样这是企业与公司永远做不到的。
农民的伟大是利用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人与人之间纵横交错关系制造了生态极限下的综合性农业生态链,并与生活、文化融为一体,以自然为本的安居乐业。此即所谓天道。
今天农村人口比30年前少了70%,可是生态、污染、垃圾、土壤板结比30年前严重100%,这主要还是城市人不懂生态学,不懂环境学,不懂自然科学所致。今天城市过度依赖技术与机器,忽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是城市文明不能持续的原因。
在微生物、动物与人类之间寻求平衡。确保生态平衡需要标准,更需要道德与责任。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仅有蜜蜂授粉,还有乔灌木参与。更多的是鸟捉虫,蚯蚓松土,鸡猪粪便回田,形成农作物、动物、微生物等是一个共生的系统。人与它们共同完成了一个更大的生态圈,来维持生物之间的平衡,维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产量。而这一切均在天地之间完成,这是基于自然生态下的传统农业中文明之道。这一点在城市就很难做到。
所谓乡村生态平衡,是在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确保我们正常的生活需求的生态平衡。如刘晨茹女士所言: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不具备侵略性的文化本源。他们只是简单地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从4亿到8亿中国农民都做到了,9亿到12亿此阶段不再是农民为主体,而是重工弃农,以城市的生态观,西方工业化模式在治理乡村,以至于今天乡村完全失去生态平衡。
农耕文明不仅是生产与生活,农民与天地共存,还创造了人命与天命相融,这就是孝道文化。今天城市推行“养老”、“众聚养老”、“社区养老”等等,无论如何,最终是面临一群老人在孤独与期待中结束生命。于是,人类开始由宗教来解脱人生结束痛苦,佛教求来生,道教求长生不老,基督教的升天,寺的礼拜……所有这一切期待生命善终与不死,而农耕文明用最真实与真实的生活让晚年与儿孩相伴,在新的生命(下一代)成长与等待中慢慢老去。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把“孝道”作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则,把四代同堂作为家庭目标,把“天地君亲师”中的亲,家族中的长者作为“寿”星,家族中的荣耀,在餐桌中长者为上席,把“二十四”孝作为中国几千年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大爱,大孝,大德。
传统农业并不依赖宗教,而是追求“孝道”,道为真,真为善,善为美的善终与天命。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最高的善终境界。衣锦还乡、卸甲归田、荣归故里、入土为安、寿终正寝、荣族延年、润泽子孙,让生命善终,让生命轮回。把一个沉重与百年、新老交替,并用真实的生活与天道同行。“天地君宗师”以超越宗教信仰形式,以生活方式回答人类必须回答的问题:我是谁?我从那儿来?我到那里去?
在农村近20年,我离农村与农民依然遥远,因为远,很多不懂,甚至以为农民无知愚昧。这种距离感虽然远,内心世界又久久不能离去。于是画家、作家、摄影师、影视作品,千年以来一直往一个方向走,那就是乡村,而往这个方向去的人又总是城市文明中的精英者,文化的引领者。为什么?文化是政治,经济、生活,生产与宗教的综合体,文化的优劣是以时间长短来界定,流行时尚是以经济为目的,以政治为目的,都不长。9000年的农耕时代,能保留至今天有哪一些呢?在中国还可以感觉到的,体会到的,看到的微乎其微,也只有乡村,只有农民坚持。这种坚持的重要特征是因为与天地共生,与自然共存,与天道同行所致。家谱、庙宇、过年、中秋、端午、舞狮、风水、佛教、道教、土地庙、灶王爷、门神、剪纸、年画、红白喜事等等,在乡村不是文化,不是表演,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柴米油盐之中享受文化,这是东方文明中的文化智慧。
这并非危言耸听。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调研,农村人口50后将近一半务农,60后务农少于1/5,70后务农不到1/10,80后估计不会超过1/100,90后就几乎一个都没有务农的了……丢下农民,丢下农田,其实是丢下中国,农不固国则乱。
仅仅40年,在中国精英们的努力下,用西方国家思维治理乡村,让农民放弃了农村,让城市进村。40年的结果,让中国远离有机食品,让80%土壤受到污染,让农业失去原种,让粮食失去定价权,让西方民主选举代替村民自治,让工业化与智慧农业代替精耕细作,让有机标准化,农民进入不了市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以房地产的形式,再次让农民背井离乡,中国精英分子以妇人之见正在重演一场“买鹿制楚”。不能忽视我国小农生产这个基本面。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到2016年底,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户的98.1%,小农户农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超过70%,小农户三大谷物种植培养面积占全国谷物总播种面积的80%。
特色小镇、智慧农业、田园综合体、养身康复农庄等等,假戏真演,终于,一个世界上以农耕文明而著称的中国,在今天沦落为农耕弱国,失去了粮食、种子、市场的定价权与主动权。
各地地方官员和携带资本的企业家,以及这些社会精英们,你们到底想做什么?善恶不分,科学与愚昧颠倒,专业与非专业不清,传统与垃圾混淆。终于我们到了怀念农耕文明的时候,我慢慢的确信农民才是真正的农业博士与教授,懂得农民种的粮食与蔬菜才是真正的有机,农民才是中国文化与传统的保护神。
记住乡愁,并不是放弃农业现代化;保护传统,不是远离现代文明 。发扬农民精神,并不是评击城市科技。相反,是让传统农业与现代文明融合,让城乡之间融合,让天与地,阴与阳,城与乡,工与农形成一、二、三产融合的新农耕文明时代。
慢生活,田园小院、精耕细作、有机餐饮、有温度的交往、四代同堂、有宗有谱、鸟语花香,四季分明、有机天下、循环经济、生态平衡、文化传承,这些既是曾经的文化,又是明天的文明,还是未来中国人的奢侈品。正因为有了慢生活,有鸟语花香,有家有谱,固农安邦,家国天下,中国才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几千年以来,坚守乡村与祖坟的是农民,他们记录着每个家族的家史家谱 。几千年来,他们以最少的土地养活最多的人口 ,用最科学的技术,铸就农耕文明,又以零资产、零污染、零成本的科学技术,让今天的专家学者,教授们无地自容。
下一篇:农业更“绿” 环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