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家住黄河边 唤醒“沉睡”的盐碱地种下希望的丰产田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核心,属滨海盐碱类型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土体盐分重,受海潮影响大,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
“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东营当地流传的民谚,道出了这片土地上农民曾经的种地之难。
如今,荒碱滩正成为“米粮川”。10月13日,正值金秋时节,新黄河记者在东营一处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看到,一片片露出了鼓鼓的豆荚的大豆正在等待收割,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野中。
如何把盐碱地变为粮食丰产区?近年来,东营市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特色,发挥科研优势,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为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与科学利用作出了示范。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几句东营当地老农耳熟能详的俗语,道尽了那些年的艰辛与酸楚。这座城市在诞生之初就面临着一个世界性难题——盐碱地治理。如何唤醒这里的开发活力,是几代人共同思考的深刻命题。
2009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吹响了向盐碱地要粮食的号角。2015年10月,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批复设立,成为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发展盐碱地现代农业的试场。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面积达43.97万亩,土壤盐分含量从1‰至10‰自西向东梯次分布,是滨海盐碱地的典型代表,也是破题“盐碱地农业”的天然试验场。近年来,该示范区将盐碱地综合利用理念由“地适应种”向“种适应地”转变、由单项治理技术向技术综合集成转变、由化学农业向生态智慧农业转变,推动种业创新和盐碱地生态利用。
10月13日,在黄三角农高区耐盐碱植物育种平台,新黄河记者看到,一个个长满“绿植”的“玻璃橱窗”内,甜高粱、黑麦草、大豆等作物在人工模拟的环境中长势喜人。这样的“橱窗”可以为植物生长模拟出不同的生长环境,在不同的光线、温湿度、水量等条件下,筛选耐盐碱品种,以此来实现植物育种加速迭代。
“这是国内首个耐盐碱植物数字化育种加速器。我们集成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通过对比实验获取最优的植物生命周期模型,并根据植物株高,布局建设适应不一样植物、不同品种的育种加速子模块,再配备不同的光照、水培模组等设备,实现了植物育种的加速迭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程师林双指着几株大豆作物告诉新黄河记者:“它在室外的生长周期是110天到120天,在室内的平台里,能缩短至80天到90天。我们觉得还可以再提速,所以就紧接着探索它最佳的生长环境,希望把它的效率提高到最大。”
泛着斑白盐渍的盐碱地,曾是荒凉贫瘠、不毛之地的代名词。在黄河三角洲种业创新产业园,实验田管理负责人刘新华指着身后的一大片“科豆35”,满脸的欣喜。2022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培育的“科豆35”,在中度盐碱地上实收测产亩产超过270公斤。
“你看这土地板结发白,就说明它碱化程度高。”刘新华告诉新黄河记者,产业园所在的土地盐碱化严重,能够说是“重度盐碱地”,但在这片土地上,“科豆35”长势很好。对耐盐碱、耐干旱、耐涝抗病能力很强,也就是说它的抗逆性非常好。“可以说它很适合在盐碱地里种植,能够说是我们老百姓的宝贝了。”
在我国的粮油作物中,大豆的进口依赖度最高。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占全国总需求的85.5%。既要保证主粮种植培养面积,又要提高大豆自给率,就要利用起盐碱地这块广阔的“备用田”。大豆在作物中耐盐性相对较好,而我国又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一旦成功利用,将大大改善大豆严重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2018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带着数千份大豆材料信心满满地从北京来到东营,他认为,东营是典型的滨海盐碱地,面积广且盐碱程度各异,在这里开展耐盐碱大豆材料筛选再合适不过。但是没有想到,第一年就遭遇了“当头一棒”,种下的数千份材料,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几株孤零零的豆苗。就是这几株苗,点燃了田志喜的希望,就这样,经过连续几年的高强度耐盐筛选,“科豆35”品系趋于稳定。
“明年准备在示范区做大规模的示范育种,这么好的品种,要把它好好的推广出去。”刘新华说。
今年37岁的王菊英是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农艺师,深耕土地多年,她心中的土地充满神奇,“你用心管理,它就给你丰硕的回报”。在王菊英看来,正是这些年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一条条捷报在盐碱地中传来。
“目前,我们搜集保存了耐盐碱粮油、牧草、中草药等种质资源2万余份。实施耐盐碱大豆、花生、藜麦、小麦等作物区域试验和新品种对比试验10类,种植品种940余个,示范推广齐黄34、荷豆33、东航D-95等大豆品种2.3万亩,其中作为山东省盐碱地区域试验品种东航D-95,去年测产222.66公斤,取得了不错的产量。”王菊英和记者说。
盐碱化被称为土地的“绝症”,重度盐碱地上不仅长不出粮食,甚至有可能“寸草不生”。而在东营,盐碱地面积达34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7%。如何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向盐碱地要粮,东营一直在探索。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志鑫告诉记者,近两年来,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青岛农业、山东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组建耐盐作物育种团队51个,建设科研育种平台12个,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搭建起耐盐碱作物“保存评价-分子设计-精准加速-多梯度验证”育种创新体系。截至目前,搜集了耐盐碱作用3万余份,筛选培育小麦、大豆、藜麦、苜蓿、花生等55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其中审定田菁、水稻等新品种4个,开展各类作物试验示范10万余亩,努力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贡献。
2022年12月30日,科技部正式批复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建设,这片土地被寄予了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成套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的新希望。
刘志鑫说,国创中心建设由省政府、中国农科院共同组织,由黄三角国家农高区、中国农科院资划所、山东省农科院牵头,联合中国农大等18家国内优势高校院所企业合作共建。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建设国创中心总部,设立若干个分中心,在全国布局一批综合试验台站,围绕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三个领域,建设盐碱地生物资源与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1专业研发平台,以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引领性技术攻关为核心使命,着力解决耐盐碱作物生物育种应用技术滞后、盐碱地改土节水生态保护和产能提升技术缺乏、盐碱地生态化利用解决方案不足等重大问题,探索建立我国盐碱地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硕果累累的背后是强大的科技支撑。昔日盐碱地,今朝变粮仓。341万亩的土地已成为“希望的田野”。
记者:薛冬 摄影:王汗冰 摄像:冯松豪 剪辑:冯松豪 校对:汤琪 编辑:刘玉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